新北市私立格致高中 圖書館館訊《2025.11 N0.320》
November/2025 G.J. Library e-newsletter No.320
在資訊的浪潮裡,讀出智慧的光
在這個資訊如潮水湧來的時代,我們每天都在閱讀──訊息、圖像、影片、AI生成的文字。閱讀早已不只是一頁紙上的文字,而是與世界對話的一種方式。面對無邊的數位內容,現代的學生與家庭都需要學會「聰明閱讀」,在琳瑯滿目的資訊中,分辨真偽、篩選有價值的知識;也要懂得「安全上網」,守護個人隱私與心靈的安定。
願這一期的館訊,能為你在數位浪潮中點上一盞閱讀之燈,提醒我們:真正的智慧,不在於知道多少,而在於懂得選擇、懂得思考。
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是什麼?
媒體素養(Media Literacy),在於面對數位資訊能主動理解、分析與運用媒體,而不是被媒體牽著走。它融合了資訊判讀、批判思考、創造表達與公民責任四個面向。
在數位時代,每個人每天都被各種資訊包圍——新聞、短影音、AI生成內容、社群貼文——而這些內容未必都真實、客觀或無害。
具備媒體素養,代表你能夠:
看得懂:知道資訊從哪裡來,辨識其來源與目的;
想得深:思考內容背後的立場與意圖,避免被操弄或誤導;
說得對:在分享、留言或創作時,尊重事實與他人權益;
做得負責:了解媒體行為會留下足跡,願意為自己的數位行動負責。
媒體素養的五個核心行動
在數位時代,我們每天都在與媒體互動:閱讀新聞、滑社群、搜尋資料、生成內容。若能以正確的方法接近、分析與運用媒體,就能讓科技成為理解世界的幫手,而非誤導的陷阱。
教育部發布的《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》以培育「知情、負責、利他」數位公民為願景,強調在數位時代,媒體素養是公民素養的核心,並提及媒體素養的能力以批判性思考為核心。摘錄書中媒體素養應具備的五種能力,提供師生培養媒體素養的實用指南——
1
近用(Access)
主動接近多元媒體開闊資訊視野。
不要只停留在演算法推播的內容中。主動查找不同來源的新聞與資料,學會使用多元媒體──從紙本書報到數位平台、從國內媒體到國際觀點。培養「多管道閱讀」的習慣,讓自己不被單一聲音框限。
2
分析(Analysis)
以思辨拆解內容立場與目的。
看到資訊前,先問幾個問題:「這是誰發的?為什麼要發?有沒有利益立場?」練習從標題、用詞、圖像設計中觀察作者觀點與意圖。教師可引導學生比較不同媒體的報導角度,學習從多元視野看同一事件。
3
創造(Creation)
合法、有意義地再製與表達。
媒體不只是拿來看,更是可以「創作」的舞台。學生可嘗試用短片、海報、Podcast 等形式表達觀點,但要記得尊重著作權、註明來源。創作的目的是傳達想法、促進對話,而不是單純模仿或複製。
4
反思(Reflection)
在媒體中看見自己,練習負責任的使用。
每一次上傳與留言,都是建立「數位形象」的一部分。思考自己在網路上留下的文字與影像是否真實、友善、能讓人信任。媒體反思也包括情緒管理——當面對爭議或假訊息時,懂得冷靜與查證。
5
行動(Action)
以媒體參與社會共創共好。
媒體素養的最終目標,是能運用媒體促進公共對話與社會關懷。學生可以利用媒體參與校園議題、環保倡議或社會服務,學習如何以理性、尊重的方式發聲,成為善用媒體的數位公民。
媒體素養不是遠離網路,而是學會在資訊洪流中,穩穩地站立。讓我們從「會用媒體」,邁向「懂用媒體」,再走向「用媒體創造美好」。
數位倫理與素養在連線的世界裡——留下光的足跡
當學習不再侷限於教室與課本,網路世界成為我們每天出入的另一座城市。這裡資訊流動迅速、聲音多元,但也因此更需要一種「看不見的規範」──那就是數位倫理。它不是冷冰冰的條文,而是一種在使用科技時的態度:懂得尊重、負責、誠實與關懷。
對學生而言,數位倫理是自我約束的開始。當你發一則留言、上傳一張照片、或使用AI生成圖像時,其實都在定義你是誰。尊重他人著作權、引用來源、避免散播未經查證的訊息,這些看似細微的選擇,構成了你在網路上的人格與信用。學會用理性與善意行動,才是真正的數位公民。
對教師與家長而言,培養孩子的數位素養不只是教他「怎麼用」,更要引導他「為何而用」。與其嚴格限制,不如透過討論建立共識──例如談談AI生成作品的真偽、假訊息如何誤導、或匿名發言背後的責任。當大人願意以開放的心態參與,孩子也會學會在自由中自律。
數位素養不只是技術能力,更是一種價值選擇。懂得在眾聲喧嘩中分辨真偽、在創作時尊重他人、在表達中維護善意,這樣的學習比任何演算法都珍貴。倘若每一次登入網路,都懷著一份自覺與節制,那麼科技將會成為放大人性光亮的工具,而非遮蔽它的霧。
陪孩子一起看世界,而不是怕他上網
陪伴孩子共用學習平台(如因材網、親師生平台)
與孩子一起討論AI工具的用途與限制
以信任與對話取代管控,建立「安全+自由」的學習氛圍
在生成式AI與數位學習並進的時代,孩子不再只在教室裡學習。螢幕前的每一次搜尋、每一場線上互動,都是他們通往世界的窗口。而家,是他們啟程與回望的地方。家庭不只是孩子的生活場域,更是數位學習最自然的延伸教室。
家長不必是科技專家,但可以是孩子最信任的學習夥伴。當孩子使用平板或AI工具時,陪他一起探索,而不是單純監看。一起嘗試新平台、一起設定使用時間,讓數位工具成為學習的助力而非干擾。教育部的「因材網」或「親師生平台」等資源,提供安全、豐富的學習內容,也讓家長能更容易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與興趣。
真正的數位陪伴,並不是遠離科技,而是引導孩子學會選擇。當面對AI生成的內容、網路上的訊息或短影音時,家長可以問一句:「你覺得這是真的嗎?」這樣的提問,比千句叮嚀更能培養孩子的判斷力與思辨力。學習如何使用,也學習何時該停下,這是現代素養的起點。
家庭的數位學習氛圍,來自信任與對話。當孩子願意分享他在網路上的發現與疑惑時,那就是教育最美好的時刻。讓科技成為親子共學的橋樑,而不是隔閡的牆。願每個家庭都能成為孩子安全、好奇、持續學習的數位港灣——讓智慧學習從家開始,延伸到更廣闊的世界。
Safe上網:上網資訊安全的重要原則
中小學數位素養教育資源 網推動使用者養成「安全、合理、合宜、合法」的態度與使用行為,以適應數位社會。資訊安全原則涵蓋網路行為、隱私保護和資訊辨識。
網路行為與禮儀規範
遵守網路禮儀
在網路世界中,所有的行為也有禮儀與原則可遵循。網路如同真世界,應友善發言且尊重。
尊重智慧財產權
在網路上不可擅自分享其他同學作品(如他人作業、拍攝的照片),應尊重他人創作內容。
提防網路成癮
遵守使用規範,避免過度使用資訊產品,導致失去自制力而造成精神成癮。
上網安全態度
應保持適當警覺心。若是對方有提出金錢或性私密影像的要求,請堅定拒絕並及時和大人反應。
2.資訊判斷與查證原則
  1. 辨別可信資訊: 網路充斥著未經查證的「網路謠言」。應教導孩子判斷網路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。
  1. 應用「5W 思考法」進行查證: 這是判斷網路資訊可信度的必備能力。
  • Who: 這個網頁是誰寫的?他們是否為專家?
  • What: 這個網站的目的為何?
  • When: 這個網站何時架構的?最近是否有更新?
  • Where: 這個資訊來源為何?可否找到出版者或贊助商?
  • Why: 資訊內容本身是否是我想要的?是否確實對我有用?
  1. 善用查證工具: 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協助查證,例如 LINE 訊息查證、MyGoPen、台灣事實查核中心、Cofacts 真的假的等。
個人隱私與設備安全
  1. 保護個人資料: 提醒孩子保護個人資料,避免有心人士利用個人資料進行詐騙或騷擾。
  1. 謹慎分享: 在網路上發布的貼文、留言、照片和按讚的行為,都將被永遠的記錄。不要讓孩子輕易分享個人資訊,只能與值得信任的人分享敏感資訊。
  1. 強化帳戶保護: 建議善用教育體系提供的單一簽入服務(SSO)Open ID,並啟用兩步驟的帳號驗證措施。使用高強度的密碼(包含大寫字母、小寫字母、數字和特殊符號),並定期更換密碼。
  1. 設備與軟體防護:
  • 家長可引導孩子利用社群媒體的隱私設定,避免個人資訊外流。
  • 可適度設定防護機制或過濾軟體(例如:Google Family Link、Apple Store分級保護控制)來避免孩子接觸不當的血腥、暴力或色情內容。
  • 應定期檢查家中設備與網路的安全使用設定,並確保孩子的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保持最新的服務應用狀態
Google Family Link 操作影片
在AI時代,閱讀不只是理解文字,而是理解世界。
AI技術讓資訊的生產與傳播更快速,但也更碎片化。閱讀的能力因此需要從「吸收內容」轉向「理解、判斷與創造」。
從資訊閱讀到思辨閱讀
依《數位教學指引3.0》精神,學生要學會辨識AI生成內容的真偽、了解其邏輯與偏誤,並能以批判思維分析資料。這意味著閱讀不再是被動接收,而是主動提問與查證的過程。
從文本理解到跨媒體理解
在AI與多媒體共構的時代,圖像、影音、互動資料都成為「可閱讀」的文本。教師與圖書館能引導學生跨越文字界限,學會從不同媒介中提取資訊、比較觀點。
從知識吸收到創造應用
根據《新北市AI科技教育白皮書》,AI科技應成為學習的夥伴,而非替代者。學生需培養將閱讀所得轉化為創意與行動的能力,例如利用AI輔助寫作、數據分析、視覺呈現等,展現閱讀的延伸應用力。
從個人閱讀到共學共享
閱讀不再是個人的靜態活動,而是透過數位平台與社群進行的互動學習。家長與教師能協助建立健康的閱讀文化,讓學生在分享與討論中培養表達與尊重的素養。
在AI時代,閱讀力不只是語文力,更是資訊力、判斷力與創造力的總和。圖書館正是這場轉變的核心據點——陪伴師生與家長,一起培養「能閱讀AI,也能超越AI」的智慧。
書籍推薦
NEWS:新聞快報
十月份班級借閱排行榜
冠軍 七年二班
亞軍 八年二班
季軍 八年一班
十月份個人借閱排行榜
冠軍 八年二班 江冠毅
亞軍 七年二班 沈義鋐
季軍 八年一班 林峻熙

閱讀護照(閱讀幣)積點
在格致圖書館,閱讀不只是吸收知識,更是一種生活的樂趣與分享。即日起,誠摯邀請全校師生參與「閱讀有禮」活動——只要借閱館藏書籍並完成一篇閱讀心得,就能獲得一枚閱讀認證章,同時可兌換福利社15元購物金
一篇心得,代表一次思考的歷程;一枚認證章,記錄你與書的相遇。讓閱讀的足跡在章章累積中成為榮耀,也讓知識化為日常的小確幸。
拿起一本書,寫下你的感受,讓閱讀成為最有價值的投資——因為每一次用心閱讀,都是為自己添上一份更深的光。
各大圖書館推薦活動
學習的至友・格致圖書館
在這個充滿聲音與影像的時代,閱讀讓我們重新找回安靜思考的節奏;媒體素養,則讓我們在資訊洪流中保持清明。十一月的館訊,邀你一起重新定義「閱讀」——它不只是吸收,更是選擇、理解與創造。
願每位格致的師生與家長,都能在文字與科技之間,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。
讓我們持續閱讀、持續思辨,讓知識成為智慧的光,照亮前行的方向。
開放時間
週一至週五:08:00-17:30
聯絡我們
新北市私立格致高級中學 241 新北市三重區大智街260號 | TEL:02-29855892|FAX:02-29831652